ChatGPT已来,智慧教育将何去何从?这个论坛上,专家们这样说……

2023-02-17 15:11:54 303

“上个星期,我孩子要开学了,他跟我说‘要是机器人帮我写作业就好了’,我去看了一下chatgpt做的作业答案,已经可以在他们班拿全班第一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

杰说,chatgpt等ai已经在影响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重新思考教育,重塑教育形态。

2月14日下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慧教育发展评价”平行论坛在北京举行,线上线下共近8万人参会。

论坛邀请国内外智慧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围绕智慧教育的理念与政策、评价的框架与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基于全球视野和国际比较探讨智慧教育发展评价原则与方法,分析当前世界智慧教育发展水平,以期寻求理论共识、共享实践经验,推动智慧教育未来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出席会议并致辞。陈杰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教育,是应对时代之变、社会之变的战略选择,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共同目标。他同时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国际组织和有关专家一道,在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框架下深化务实合作,共建学术研究网络,共享实践探索经验,共创良好发展生态,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携手开创人类智慧教育发展新篇章。

论坛由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明主持了论坛。

对技术和教育的关系要有更清醒的认知

事实上,在论坛上不止一位专家提到了chatgpt。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在谈到chatgpt时表示:“去年11月底chatgpt推出,我当时就进行了尝试。”

“以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是让学生写作业、交论文,但现在学生可以用chatgpt来欺骗老师和评价;而如果chatgpt成为全能教师,那么是不是未来教师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不过这个问题更有待于我们与教育学专家、社会学专家、传播学专家等进行深入讨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李永智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

李永智打了个比方,中国传统计算是用算盘,而进入计算器时代后,先是很恐慌,但当大家学会用计算器的时候,便节约了大量背口诀、打算盘的时间,“chatgpt的出现也是一样,可以节约大量需要记忆、整理的时间,chatgpt未来会成为人类很好的助手。因此,我们也需要对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有更清醒的认知。”

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共性

但技术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在主旨报告“共性与特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观察”中分享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全球表现出了这样几个共性:

共性1:各国争先恐后。2022年9月联合国教育转型峰会前,各国际组织都已介入了教育信息化和转型,成为共同议程和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争先恐后投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共性2:变革迭代前行。迭代前行是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众多国际组织、多国政府和专家学者都把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视为一个历史进程,且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异常迅速、迭代变革加剧、进程仍在继续。

共性3:政府战略规划。在此进程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多轮次战略规划布局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

共性4:发展建设重点。发展建设的关键在于联通、内容和能力建设。

共性5:关注多重风险。信息革命和数字革命是否会带来风险?从各国政府和国际的表态看,回答是肯定的,在未来三十年中,应对数字变革造成的伦理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面临着挑战

而数字技术的使用,无论是中国范围还是世界范围内,目前都面临着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在题为“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主旨报告中表示,数字技术的挑战包括重硬轻软、忽略边缘人群、基础设施缺失、亟需数字教学法、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等问题。

“在数字技术的推广中,往往过度关注硬件供给而非高质量内容、良好的教学实践、数字能力,这限制了数字学习的有效干预;而相关课程设计未惠及最边缘的学习者和社群,反而加剧了现有的教育差距;另外,电力、设备和连通性不足,使得数字学习举措割裂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在数字技术的推广中,须确保数字学习工具满足教师和学习者需求,并确保教师具备有效使用工具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同时须保护作为人权和公共产品的教育、信息和知识,而不仅是根据市场逻辑买卖的教育消费品。”黄荣怀说。


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主编马诺斯·安东尼斯在“智慧教育发展评价——《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视角”主旨报告中也提到,技术确实是释放教育系统和学习者潜力的关键,但首先要关注关键性的教育挑战,“我们先要思考,我们想要的教育是怎样的?技术能帮上忙吗?””

“教育应包含机会、平等和包容,但数字技术对于弱势群体,如偏远地区的学习者来说就是问题;技术同样困扰教育质量,转变教学法、吸引学生、改善学习是老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现在老师还需要掌握使用技术所需的新技能。”安东尼斯表示,技术发展、系统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需解决。

智慧教育评价方式正在悄悄转变

在挑战之下,数字教育也正让智慧教育变得更加“智慧”,人工智能更加“智能”。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院长吴娟明在主旨报告“数字变革中的智慧教育——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经验和观点”中分享了学校的做法,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后,评价已经不局限于对成绩进行分析。

吴娟明说:“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开源视频会议平台已经用于在线同步课程,实时跟踪学习者的面部表情。这有助于教师做出明智的辅导和课程、课时重新设计的决定,学院建立了实时跟踪学习者面部表情的原型,并为教师在线指导的同步课程和在线协作生成可视化显示。”简而言之就是,哪怕在网课时一直盯着摄像头,老师也能从人工智能分析学生表情后得出的数据中看到谁在“摸鱼”。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同样也在调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在主旨报告“智慧教育评价”中表示,pisa测试将不仅仅关注测试结果,还将通过平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测试中,学生将学习使用数字工具,来理解复杂系统并解决开放性问题,并将他们的想法转化为数字创作。在未来,学生还可以在评估过程中反思他们的成就,当陷入困境时及时与智能导师互动。”

施莱歇尔表示,数字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人工智能是为了给学习者赋权,而不是剥夺他们的权力,“如果说第一道数字鸿沟是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智能设备,那么第二道数字鸿沟就是数字认知能力,与社会背景关系不大,而是与网络活动关系更大,学生不能仅仅被动消费数字内容,而是能创建新的内容,进而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智慧教育评价的根本任务还是培养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带来了主旨报告“评价——智慧教育的进取之道”,他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而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

他认为,智慧教育评价应体现数字时代智慧教育的变革方向,遵循智慧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数字化,而是教育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不是新技术的应用,而是利用技术构建教育新形态。智慧教育是培养人的系统活动,智慧教育的关键是以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创新与变革,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智慧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问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凯在主旨报告“关于智慧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中,带来了北京实践。

张永凯表示,智慧教育深刻改变现有的教育样态,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逐步形成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格局,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在谈到智慧教育的根本原则时,他首先强调智慧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立德树人,培养的是适合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突出智慧教育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贡献力。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祝智庭表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性、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